產後怎麼吃?產後飲食注意事項

許多人在產後都希望能夠盡快恢復身材,但是,為了解決產後發胖問題而進行過度嚴苛的瘦身,對身體並非好事。

尤其是剛生產完的媽媽,更須特別注意營養均衡,因此妥善地進行飲食控制與運動便十分重要。

今天就來為各位介紹產後的飲食注意事項吧!

產後瘦身時飲食上的注意點

產後瘦身並不等於「減肥」,而是調整產後的體型(恢復身材)。

接近臨盆時,媽媽往往無法隨心所欲地運動,造成全身的肌力下降,腹部周圍容易堆積脂肪,因此產後身材無論如何就是會走樣。

有許多媽媽在產後照鏡子時,看見自己的模樣都會大吃一驚。

因此,為了恢復身材,有些人會立即開始進行嚴格的飲食控制,但這種觀念是錯誤的。

產後因為肌肉量減少,基礎代謝降低,同時容易有營養不足的情形。

在這樣的狀況下,媽媽還須要透過母乳將營養素分給寶寶,因此在剛生產完的時期,特別需要注意營養的攝取。

換句話說,若是進行過度嚴苛的飲食控制,不僅會讓媽媽無法產生母乳,還會對母體造成貧血、低血壓等負面影響。

因此特別是產後一個月左右,一定要注意攝取均衡的飲食,不建議進行過度嚴苛的飲食控制。

如何進行營養均衡的產後瘦身?

想確實補充營養,同時藉由恢復原本體態,關鍵在於不減少飲食量的同時控制熱量。

高熱量的食物易形成脂肪,因此許多人都會避免食用,但若過度控制的話,可能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。

所以,為了不造成營養過度失衡,產後瘦身時必須更注意食材、調味與烹調方法。

盡量避免重口味的飲食、盡可能少油,這樣一來,即使不過度的控制飲食,也可以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與鹽分。

在烹調方式上,建議採用以燉煮或燒烤,避免煎、炸。

產後必須攝取的營養素

產後容易欠缺「鐵」、「鋅」、「鈣」與「蛋白質」等營養素,因此重點式地攝取這幾種營養素十分重要。

鐵質

鐵質是造血所需的重要營養素。

母乳也含有許多鐵質,寶寶便是從母乳中吸收鐵質。

如果鐵質不足時,不僅是媽媽會缺鐵,也沒辦法充分供給寶寶所需的鐵質,因此哺餵母乳的媽媽須特別注意攝取足夠的鐵質。

鐵質較多的食材有動物肝臟、鰹魚、大豆、羊栖菜等等。

鋅也是哺餵母乳時很重要的營養素。

寶寶會從媽媽的母乳中吸收大部分的鋅。

牡蠣、牛肉與魚貝類等都含有許多的鋅,建議酌量攝取。

媽媽從懷孕時期開始,身體的鈣質就會使用在寶寶的骨骼發育上,餵母乳時,寶寶也會透過母乳吸收鈣。

因此,產後特別容易發生鈣質不足的情形,造成媽媽容易骨折或骨質疏鬆症,所以攝取鈣質是不可或缺的。

乳製品中含有許多鈣質,優格或牛奶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
蛋白質

蛋白質是補強降低肌肉量的營養素,藉由提升肌肉量,使走樣身材逐漸恢復原貌。在食材的選擇上,建議攝取豆腐、雞胸肉與白肉魚。

產後飲食控制的訣竅

產後進行飲食控制時,要注意攝取充足的水分。

水分是哺餵母乳時不可或缺的物質,攝取適量的水分也能改善產後的便秘。

建議在三餐中加入鹽分較低的湯品來補充水分。

此外,糙米的營養素比白米更加豐富,建議可以用糙米代替白米。

吃肉時注意選擇瘦肉或雞胸肉等高蛋白、低熱量的食材,並多加攝取蔬菜,注意一天三餐飲食的均衡。

許多媽媽都想在產後立刻開始瘦身,但產後一個月內先不要進行飲食控制,讓身體好好休息才是最重要的。

等體力恢復後,再按照上述的注意事項與重點,逐步開始瘦身。

前往附近店舖諮詢